溫柔堅定地陪伴孩子前行,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

溫柔堅定地陪伴孩子前行,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

花落

倘若有什麼是我們可以為孩子做的,那就是成為更好的大人,有所覺察,有所界線,飽實我們的每一種能力,照顧孩子,而不是成了孩子必須時時回頭望的他的掛念,讓我們這樣溫柔堅定地陪伴孩子前行。
 

近年世界頂尖學者都指出:恆毅力、自信心、心理韌性…等「非認知能力」,才是幫助孩子衝出逆境,掌握自我幸福主動權,奠基自我實現的關鍵。

哈佛大學哲學與心理學博士、快樂研究院創辦人塔爾.班夏哈(Tal Ben-Shahar)在親子天下2023年教育年會上提到「成功不等於幸福,而是感到幸福,才會成功」(*註1)。特別在渾沌不明的時代,擁有幸福感的人,心靈富足穩定,幫助孩子在遇到困難時更有韌性,並能夠跨越難關,接受挑戰。

為了解如何透過具體方式提升兒童幸福感,保誠人壽日前針對家中有 6 至 12 歲兒童的家長進行調查,發表2023年「保誠兒童幸福指數」,讓各界了解台灣孩子的幸福狀態,並期盼家長能夠陪孩子探索自我、養成「心理韌性」,健康成長。

「幸福不是一個靜止的狀態,而是種流動的和諧狀態,建構幸福的過程中,需要不斷的探索、發現、還有克服挑戰,對兒童來說是一段不斷拓展視野的奇幻旅程。」曾文志教授說明了兒童幸福的樣貌。 
 

»»» 點擊看全文:https://reurl.cc/kMrG4L